8月20-22日,由全國磷複肥與(yu) 磷化工信息中心、《磷肥與(yu) 複肥》編輯部、國家鈣鎂磷複合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、鄭州大學、四川大學、昆明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的“第五屆全國磷複肥/磷化工技術創新(宜化)論壇”在湖北省宜昌市隆重召開。新型磷複肥、磷化工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,新技術、新設備研發與(yu) 應用成為(wei) 本次會(hui) 議的主要議題。
據介紹,我國磷複肥/磷化工行業(ye) 是典型的資源型產(chan) 業(ye) ,麵臨(lin) 資源貧乏、傳(chuan) 統工藝物流能流合理性不足、產(chan) 品品種檔次不高且功能單一、副產(chan) 物難以綜合有效利用、產(chan) 能過剩等問題,嚴(yan) 重製約產(chan) 業(ye) 提質增效,成為(wei) 磷複肥/磷化工產(chan) 業(ye) 轉型發展的瓶頸。要想突破瓶頸,就必須進行技術創新,新型磷資源加工和有效綜合利用技術,中低品味磷資源開發,磷及伴生資源高效開發與(yu) 綜合利用為(wei) 磷複肥/磷化工產(chan) 業(ye) 帶來了新希望。
磷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,要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化解產(chan) 能過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。目前,國內(nei) 磷化工行業(ye) 技術創新主要有四個(ge) 方向,一是現有裝置工藝生產(chan) 技術改造。如濕法磷酸萃取、磷石膏結晶工藝技術改造等;二是節水、節能降耗改造技術。如新的節水、節電及熱能綜合利用技術的應用等;三是高端精細磷酸鹽生產(chan) 技術。需要研發醫藥、航空航天、水處理等領域所需的磷化學品等。四是伴生資源及廢棄物高端加工利用技術。伴生資源中氟、矽、碘等高檔產(chan) 品的生產(chan) 技術亟待創新和研發。
第五屆全國磷複肥/磷化工技術創新(宜化)論壇
工業(ye) 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潘愛華副司長做報告
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管理編輯部副主任宋承敏教授--新常態下我國經濟
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(ye) 聯合會(hui) 信息與(yu) 市場部祝昉副主任發言
中國硫酸工業(ye) 協會(hui) 會(hui) 長齊焉--介紹我國硫酸發展狀況
中國磷肥工業(ye) 協會(hui) 修學峰副秘書(shu) 長--我國磷複肥行業(ye) 產(chan) 業(ye) 結構調整思路
農(nong) 業(ye) 部全國農(nong) 業(ye) 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楊帆副處長發言
鄭州大學化工與(yu) 能源學院副院長湯建偉(wei) 教授--新時期我國磷複肥行業(ye) 麵臨(lin) 問題
四川大學鍾本和教授--介紹高端磷化工產(chan) 品
微化科技董事長禹誌宏先生有幸作為(wei) 企業(ye) 代表在論壇上發言,向論壇中在座的領導、專(zhuan) 家以及企業(ye) 代表們(men) 介紹了由我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固體(ti) 無塵冷卻機設備,其主要用於(yu) 各種肥料的冷卻。相對於(yu) 傳(chuan) 統的肥料冷卻設備,它不僅(jin) 冷卻效果更好,而且經冷卻後的肥料顆粒更加均勻。除此之外,固體(ti) 無塵冷卻機的結構簡單,主要由進料箱、冷卻箱、下料機構三部分組成。無塵冷卻機能耗低,無廢氣排放、結構緊湊,安裝底座小、下料緩慢輕柔、產(chan) 品含濕固定、無動件、維護成本低,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設備。以下是我公司董事長在論壇上介紹固體(ti) 無塵冷卻機(組圖):
微化科技固體(ti) 無塵冷卻機得到了參加論壇的領導、專(zhuan) 家、企業(ye) 代表的一致認可。無塵冷卻機的出現,不僅(jin) 解決(jue) 了肥料冷卻難的問題,而且也解決(jue) 了傳(chuan) 統冷卻設備高汙染,高能耗的問題,降低了操作、運行及維護成本,對肥料行業(ye) 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。大家的肯定也給予了我們(men) 極大的信心,我公司將繼續致力於(yu) 化肥行業(ye) 的技術轉型創新,為(wei) 我國化肥行業(ye) 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